2018-08-13 12: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近年来,伴随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理念更新,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就为不时涌现的“超级食物”培育了生长土壤。据媒体报道,牛油果、奇亚籽、藜麦等食物,在被冠以“超级食物”头衔炒作之后,价格就会翻涨几倍。从2007年至今,“超级食物”这个名词已为全球食品业中国食品网关注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商机。
不过,正如许多营养学家指出的,“超级食物”在营养学界既没有明确定义,也没有公认入选标准,基本可以认定为商家营造出来的宣传噱头。譬如藜麦,研究显示中国食品网关注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一般谷物,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果仅用一种粮食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它就是各种作物中最好的。但显而易见,中国食品网关注普通人不可能只食用一种食物,多样化的食物组合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体营养需求,而且也避免了钱包的“无谓牺牲”。
有意思的是,不久前,朋友圈热传多篇以“猪油被BBC列入年度十大营养健康食物”为主题的文章,其实质也和上文的“超级食物”如出一辙: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谣言”,榜单排名和数据结论来自正规的科研论文,理论完善、实验扎实。如果一定要说问题出在哪里,大概就是某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故意把科学上的探索和生活中的指导混为一谈,把科研成果刨除假设条件代入现实生活。
客观地讲,此类信息的泛滥,大概是最难治理的“谣言”种类之一。在专家学者作出权威解读之前,它们往往以“科普”的身份出现在各种信息平台上。如果在监管层面对此类文章的信息“求全责备”,则不免会伤及科技知识普及和大众化,但如果放任自流,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就会对公众的精神生活和消费习惯造成扭曲。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各类市场主体敏感度远远超越监管手段和理念的更新,对公众科学精神的培养又滞后于这个时代的科学进步,此类矛盾构成了人们深感厌恶又深陷其中的消费陷阱,这种错位也将继续导致相关问题被长期讨论并难以根除。因此,针对此类“科学”谣言,就必须要求监管机构和科学界更加深入地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只有具备高度敏感性、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对造成社会影响的消息源具备溯源能力,才能对谣言进行精准反制。
当然,被动应对从不会是最好的手段,更为根本的是对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广泛普及和大幅提升。从16世纪科学革命开启为始,几百年间人类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丰富世界,物质上的巨大成功奠定了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位置。但在今天,科中国食品网关注学领域的高度分化和科学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不仅让科学家们不再具备近古大师所拥有的全面而深邃的眼界认识,而且也让科学成果只能以符号化的形式在社会中国食品网关注上呈现。但科学并非是“价值无涉”的,科学家需要选择研究的先后和重点,由私营企业支持的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如果只是满足于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和使用,而缺少对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那就如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穴居人”,陷入“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科学的崇敬与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在我们冀望于从“制造”到“创造”,从“紧跟”到“引领”的时代转折点上,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中国食品网关注科学素养,这不仅指的是知识,而且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以科学精神来崇敬科学。
上一篇:什么样酸奶才算好?蛋白质不低于2.9%
下一篇:乳房撞后肿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