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酒业财经。
产区行
酒业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酒业财经 > 产业 > 正文

茅台中报: 淡季旺销难掩预收款下滑

2018-08-24 12:07        来源:

8月1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18年半年报。中报显示中国食品网,1~6月,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333.97亿元,同比增长38.06%;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157.64亿元,同比增长40.12%。

作为李保芳主政以来的首份中报,报表以大幅增长的经营数据,让茅台继续以遥遥领先的姿态领跑行业,可谓给足了“新帅”面子。中国食品网

不过,除了数据,茅台中报还告诉了我们更多。

“穿越”淡季的茅台成绩单

报告显示,茅台的淡季旺销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茅台公司中国食品网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39465.40吨,茅台酒基酒30422.48吨,系列酒基酒9042.92吨。

其中,茅台酒实现营收293.83亿元,系列酒实现营收39.93亿元,系列酒收入上升明显,对整体贡献率已近12%。茅台酒和系列酒并驾齐驱的“双轮”策略正发挥效应,“一枝中国食品网独秀”在走向“多点开花”。

半年报还显示,茅台经销商数量突破3300多家,经销商数量增加了250家,增加的主要是酱香系列酒经销商。1~6月,茅台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77.35亿元,同比增长155.72%。

业内人士分析,茅台上半年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上调茅台酒出厂价,819元到969元近18%的价格提升,使得整体业绩出现增长;另一方面,茅台酒在高端市场快速增长和供不应求,带动了系列酒的量价齐升,其“淡季旺销”的效应,拉高了整体的业绩。

受益于股份公司的良好表现,2018年上半年,茅台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实现50%以上的增长,创下了近年来最高增速,倍受业界关注。另外,茅台集团酒类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4%,充分表明酒类业务在茅台集团的发展实力与竞争能力,说明酒类主业对集团的贡献在持续加大。

茅台新的大单品轮廓越来越清晰、态势越来越明显。上半年,王子酒增长尤为强劲,已成为茅台酒之后的第二大单品,习酒窖藏1988成为10亿元级单品,天朝上品、白金酒年内销量和销售收入有望按既定计划和要求,分别实现4万吨、30亿元,1万吨、10亿元。

由报表可看出,茅台率先穿越行业调整期之后,还在史无前例地穿越“白酒淡季”,形成了“淡季旺销”的局面,证明其市场地位和影响力的进一步加强。

预收款下滑或持续全年

尽管对茅台预收账款回落已有预期,但等市场真正看到半年报中预收账款的波动,还是发出一片轻叹。有着多项耀眼数据加身的茅台,也难以掩盖预收账款的下滑。

报告期内,贵州茅台预收账款为99.4亿元,较上期期末数减少31.11%;二季度预收款环比一季度减少32亿元。贵州茅台表示,这主要是经销商预付的货款减少所致。

对此,广发证券分析师王永锋认为,此举主要是由于公司改变打款政策以及发货节奏调整所致。由于新董事长要逐步建立更加规范的治理和财务制度,其预计未来已发货预收账款将逐步确认为收入。

中信建投指出,茅台预收账款调节应理性看待,主要系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公司年初改变打款方式,从提前3~4个月打款改为当月打款当月发货模式;二是根据公司今年第二季茅台酒销售收入136.18亿元,预计确认量在6800吨~6900吨,量增21%~22%,显著大于渠道反馈发货量。中国食品网扣除预收账款变动额,真实销售增长31.62%。不过,考虑到2017年第三季和第四季业绩都是高基数,预计预收账款未来仍会持续下降。

强大如茅台,也面临一定压力,这对整个高端白酒有着中国食品网警醒和参照意义。

业界认为,茅台公司必须直面由于经销商预付货款减中国食品网少,而导致的预收账款大幅减少。

由此,有人认为,基于外部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中国食品网以及行业自身发展阶段出现的隐忧,高端白酒景气度不应该被过度看好,更不应忽略经销商打款的态度。

精准扶贫与1399元有没有关系?中国食品网

分享到:

上一篇:金徽酒董事长周志刚:启动二次创业 目标跻身白酒十强
下一篇:白酒“千亿企业”将至,茅台与五粮液,谁是第一个撞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