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酒业财经。
产区行
酒业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酒业财经 > 头条 > 正文

“三无”产品隐患多 哪个才是散装白酒的真相 ?

2018-11-02 10:0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日,关于散装白酒是否应该被禁止的话题持续发酵。散装白酒之所以被禁止是因其作为“三无”产品(无标签、无保质期、无说明书)背后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然而,众多农村等地区的消费者认为散装白酒价格便宜、口感好、性价比高。但是散装白酒真如这些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吗?

1

  散装白酒市场“小、散、乱”

  散装白酒市场价格大多“参差不齐”。据了解,散装白酒不仅包括农村市场普遍存在的每斤50元以下甚至每斤十几元的小作坊生产的白酒,也有相对大一些的工厂生产的几百元一斤的白酒。不过,整体来看,这个市场相对整个白酒市场而言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市场整体规模不大,也没有大规模的企业。

  这两类白酒的消费场景不同,针对的消费群体也不同。据了解,低价白酒在农村市场较受欢迎,价格一般在每斤50元以下甚至更低,对于很多农村消费者来说比瓶装白酒要划算得多。

  而散装白酒也有价格相对较高的。一位消费者曾表示,此前家人经常托朋友通过特殊渠道买一些散装白酒,这些散装白酒价格都不便宜,每斤都要100元以上。而且,对于这些散装白酒,家里的老人都很爱喝,觉得口感好,喝完身体舒服。

  对此,白酒行业专家苏元辉介绍说,这些高质量的散装白酒确实存在,不过只在小圈子里流通。这些散装白酒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是有“酒资源的圈内人群”和“特立独行的讲品位的人群”。因为这些散装白酒相对于大品牌白酒价格还是较为便宜的。

  “实际上,散装白酒狭义是指低端散装白酒,广义的概念是没有包装或简单包装的白酒。整体来看,散装白酒的价格比大品牌白酒确实低一些,不过,散装白酒不能简单理解为劣质酒。”苏元辉如是说。

  低价散酒多用添加剂提高口感

  对于散装白酒要被禁止,很多农村消费者表示反对,除了价格便宜,很大一个因素是他们认为散装白酒口感好,喝完感觉很舒服,喝醉了第二天起床也不会胃疼、头疼。而上述消费者也确实提到托朋友通过特殊渠道购买的散装白酒,家里人很喜欢。“老人是喝了很多年白酒的忠实受众,对于白酒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上述消费者表示。

  对此,苏元辉坦言,农村市场的散装白酒之所以被定义为“口感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市场不少散装白酒都含很多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确实利于提高酒体的口感,更能给人以“酒精刺激”的感觉,而这也是这部分消费者所追求的;二是很多农村散装白酒的真实消费者是每天喝少量的白酒、不会酗酒的人,本身喝得少自然不会头疼难受。

  而相对高价格的散装白酒则包括多种香型口味,不仅限于传统的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等香型。例如四川地区的一位白酒从业者曾表示,当地很多人喝散装白酒,不过价格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便宜,一小杯的价格要十几元、几十元,因为散装白酒和传统的白酒相比口味更加多样。

  专家质疑价低“质量好”

  很多农村消费者反对禁止散装白酒,认为散装白酒质量反而更可信。据他们介绍,“正是因为是小作坊生产的,才会是正宗粮食发酵的白酒,而且村里商店老板都是直接去作坊承包一个或者几个酒罐,是完全可以保证质量的。”

  而这一点引来了白酒行业众多从业人员的质疑。白酒行业专家罗英藤介绍,关于农村低价散装白酒质量好、纯粮食酿造的说法根本不可能。据他介绍,一般浓香型粮食酿造酒的成本都在每斤10元以下,清香型纯粮酿造的成本在每斤5元以下,再加上流通成本,即使没有包装、广告宣传、人力等后续一系列成本,白酒的成本也要在每斤十几元以上,所以10元以下的散装白酒可能是食用酒精酒。

  苏元辉坦言,农村消费者所说的纯粮食酿造、质量完全可以保证之说毫无依据。因为农村消费者无法目睹小作坊从发酵、蒸馏、勾调、存储、运输等整个过程,很可能是他们自以为的“质量好”。

  “实际上,农村市场不排除有一些质量好的纯粮食酿造的散装白酒,但大部分散装白酒的质量无法保证。此前我曾去牡丹江、榆林等地区的农村市场调研过,这些地区很多散装白酒都存在商店老板以次充好,用不同质量的白酒掺在一起售卖的情况。”苏元辉如是说。

  更为重要的是,苏元辉补充道,小作坊酿的酒蒸馏常采用木桶而不用钢制桶,而这种木质的桶很容易含有醛的成分,对人体有害。此外,国家设立多个标准进行多方监管的瓶装酒尚且存在酒精勾兑等诸多问题,更何况没有营业执照、没有说明书、没有保质期的散装白酒,在监管不到的地方质量更是无法保证。

  “实际上,很多几十元的散装白酒经常是白酒加水,没有任何可以监管的标准,从逐利的角度分析,毫无监管下怎么会带来诸多高质量的白酒?”罗英藤坦言。

  (周子荑)(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燕京啤酒主品牌乏力副品牌抢眼 食药监局“点名”列入整改
下一篇:复合型网购消费习惯下 电商平台竞争的两条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