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酒业财经。
产区行
酒业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酒业财经 > 要闻 > 正文

2018中国葡萄酒学术报告会青岛举办

2018-11-20 09:5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和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葡萄酒学术报告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专家及青年学者围绕葡萄酒与健康,从不同角度对葡萄栽培、葡萄酒质量、饮酒健康、发酵技术、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研与学术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此次报告会由《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和山东葡藤匠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十几位听众站着听完了全程3个多小时的讲座。

  把尊重自然贯穿于全产业链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理事长、著名葡萄与葡萄酒专家李华指出,在考虑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完善我国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与所有农产品一样,葡萄和葡萄酒应是自然产品,要避免污染物和添加物。只有保障葡萄原料的质量和风格,在酿造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在必要时进行适宜的质量控制处理,才能获得独具风格的优质葡萄酒。”李华说,正因于此,葡萄酒的产品设计要从葡萄园开始,独具风格的优质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只有在葡萄酒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使我国葡萄酒产业永续发展。

  同时,从葡萄持续栽培的概念来说,尊重人和环境、保证葡萄与葡萄酒长期的经济效益等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自然调节机制和资源,取代任何不利于环境的手段,以长期保证葡萄产品的高质量。

  用综合评价倒逼优质葡萄酒酿造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山东省葡萄酒微生物发酵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记明指出,每一瓶葡萄酒都带有葡萄品种、风土、酿酒技艺的印记。葡萄酒的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与感官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葡萄酒的质量主要采用感官评价,并结合理化指标及安全性指标。感官评价是建立在评酒员感官品评的基础上,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评酒标准的差异、评酒员情绪、评酒环境的不同等,都可能对同一款酒做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即成分则相对稳定。

  一项对国内市场畅销干红葡萄酒产品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感官品评和较全面的理化指标分析,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葡萄酒质量分析与评价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葡萄酒成分与感官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优质葡萄酒酿造、品质提升、质量控制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量化指标和理论支持。

  “研究葡萄酒中的理化指标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选择出重要的质量指标,并结合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结果,来实现对葡萄酒质量的综合评价,并通过这些指标实现对优质葡萄酒酿造的定向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李记明如是认为。

  健康酒研发要遵循科学

  近年来,健康酒逐渐成为酒类创新的一个新风口,对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薛洁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导向多以新发现酒体中微量生物活性成分为主,往往集中在用科研数据证明某种酒中的健康因子,但却忽略了微量活性成分含量占比极其低、功效微乎其微这一事实。

  薛洁提出,研究酒的舒适健康效应,必须首先遵循以酒的整体作用机理为主、以微量成分作用机理为辅这一科学的研究思路,以及循证医学的理论研究。

  薛浩还对饮料酒健康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一是从酒的整体出发,不夸大微量成分的作用,才能客观反映酒的真实本质;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循证医学”研究,才能科学评价并分析成因;三是要理性饮酒, 适量饮酒, 才能体会到饮酒带来的舒适、愉悦、适量兴奋、适量放松等感受。

  加强消费者行为研究

  目前我国葡萄酒消费者行为是什么状况,葡萄酒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又如何呢?山东工商学院唐文龙副教授对此进行了长期调研。他提出,目前,中国市场葡萄酒消费者类型表现为健康选择型、时尚选择型、专业选择型、礼品选择型和偶尔选择型5种类型。葡萄酒消费升级表现为三大类:一是现有消费群体的升级,消费层次提高;二是新兴消费群体的加入,带来消费结构升级;三是所有消费群体的升级,寻求全球化消费体验。

  当前要做好消费升级之下的消费者行为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行为两方面的研究。同时,要构建酿酒葡萄产区、生产商群体、渠道商群体、消费者群体、其他利益攸关人等葡萄酒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机制,保证葡萄酒市场繁荣和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山东省葡萄研究院王鹏飞副研究员的《葡萄CLE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安琪生物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许引虎的《谷胱甘肽GSH对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高宇助理研究员的《细胞壁研究在红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河北百林软木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昕刚的《避免葡萄酒受软木塞TCA污染的最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科技对传统葡萄酒生产的推动和影响。(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2018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秋季)上海举行
下一篇:品斛堂举行第三届封藏大典 “滇派健康白酒”新领袖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