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09:0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一直以来,“川黔名酒”的理念深入人心,如果贵州白酒也抱团发展,能否形成川酒的“群狼效应”?日前,以“接力贵州酒业共识、续写竞合发展篇章”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贵州省遵义仁怀市举办。继去年首届贵州白酒圆桌会议举办一年之后,茅台引领下的30家黔酒大佬再次重聚,继续就黔酒发展趋势分享智慧与洞见,探讨贵州白酒在2019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思路。】
本报记者 郑莹
竞合发展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长久以来,贵州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的酿酒工艺以及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白酒领域广为人知,以茅台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品牌更是享誉全球。去年,遵义·十大名酒神州行创造了连续两个月、席卷全国八大城市的酱酒风潮,这是黔酒抱团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但除了茅台、习酒之外,其他黔酒品牌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依然不高,黔酒的全国化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圆桌会议现场
在这种形势下,以“竞合发展”理念为核心的贵州白酒圆桌会议再次在茅台举行。对于这次圆桌会议,作为主办方的茅台提出了“竞合”倡导: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白酒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才是王道,摒弃恶性竞争思维,倡导竞合发展理念是大势所趋。只有大家共同成长,才能实现贵州白酒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指出,这是贵州白酒抱团发展迈上新台阶、走上新征程的一个体现。此次圆桌会议规模超前,说明了贵州白酒企业之间竞合发展的决心。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白酒实现“四个第一”:以占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43%的利润总额,排第一位;全省白酒出口额约33亿元,出口创汇排名全国第一位;“双11”期间,贵州白酒在天猫商城实现销售额白酒品牌综合排名第一位;白酒产业增加值898亿元,排全省工业第一位。
但漂亮业绩增长的背后,也同样存在不足。贵州省白酒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黔酒相比川酒来看,并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对此,王延才表示,贵州白酒产业有茅台的支撑,但综合竞争力依然缺失。虽然有少数白酒产业支撑,但仍不足以为继。所以抱团发展、携手前行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如何从茅台的一枝独秀到贵州白酒企业的百花齐放,打造出更多让普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贵州白酒品牌,成为地方酒业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贵州政府的扶持和茅台的带动之下,贵州白酒生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品牌、管理、营销、综合竞争力持续加强,行业“竞合”的氛围越来越浓。一批品质和品牌独具个性的贵州白酒正走到台前,以钓鱼台酒、国台酒、习酒等为首的地区优秀白酒品牌,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贵州白酒的价值带逐层凸显,大有百花齐放的态势。
针对贵州白酒未来“竞合”发展方向,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表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需要一批顶天立地的企业,要支持能做大的、善待外来的、扶持有困难的企业。茅台愿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品牌并存、大中小企业共赢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差异发展 酱香型白酒扩容迎发展良机
贵州白酒有着竞合的基础:同根同源的历史发端、神秘传统的酿造工艺、别具一格的酒文化,其中,得天独厚的黔山秀水是最大的软实力。众所周知,白酒不仅是一个物质产品,更是一个精神文化概念。白酒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深拓。近期,茅台提出了从茅台文化向文化茅台转变的战略思路,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茅台的文化自信,也必将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酒行业同样适用,白酒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革新是分不开的。王延才指出,整个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时代,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行业全面进入科技竞争,特别是在白酒行业,整个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时代,既要保持传统的文化传承,也要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发展政产学研用。
对于“白酒的寡头时代要来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极大冲击和挑战”这一现象,李保芳表示:“中小企业的质量决定了全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高度,做足酒文字,扩大酒天地,只靠‘寡头’或者几家大企业是不够的,必须依托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全产业链构建。茅台不会以老大自居,也不希望‘大鱼吃小鱼’。我们愿意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品牌并存、大中小企业供应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针对黔酒企业的共同发展,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董事长闫希军提出了“大茅台观”的概念。所谓“大茅台观”,就是保持茅台镇传统酱香主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各企业形成有各自辨识度的独特口感、风味特点,丰富茅台镇“酱香白酒”大旗下的品牌群体。贵州白酒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是在现有市场中互相争夺份额,而是重在扩大酱香白酒的消费人群,创造需求,从市场增量中寻求发展空间。
作为本届圆桌会议主持人之一,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远怀说:“茅台坚持以高站位、大胸怀、大格局,来帮助兄弟企业发展。如果说2018年的圆桌会议彰显的是合作初心与发展共识,今年的圆桌会议就是在进一步指明发展途径,更加坚定竞合发展的信心。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将与兄弟企业同心协力,把握发展机遇,顺势而上。”
总的来说,黔酒未来的发展,既需要茅台起好领头作用,更需要众多黔酒企业兄弟们梯次发展齐发力,打造文化黔酒品牌群体。
优质发展 品质+特色”成快车道
此次会议上,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变,品质和品牌成为高频关键词。
对于如何实现贵州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李保芳认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坚守品质。百万酱香需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从产品质量、消费体验、品牌传播上下功夫,全方位创新,多角度探索,以适应数字化、全球化、多元化带来的巨变。“尤其要把品质做到最好,做成知识产权,做出核心竞争力。贵州白酒行业的地位,实际也在于此。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产区竞争时代,贵州白酒的总量不大,但收入和效益十分可观。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量’固然重要,‘质’才是关键。”李保芳如是说。
王延才强调,要坚持走赢在品质的发展之路上,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要以风味和健康为双导向,消费者高辨识度是中心。从行业专家们的表态中,外界能够窥探出酱香型白酒下一轮风口,“核心产区+历史积淀的品牌”模式将大有可为。打造优质酱酒企业,依然有品牌资产、品牌价值、品牌文化以及过硬的产品品质等高门槛要求。
丁远怀表示:“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一个‘小而美’的企业,做出自己的特色。任何酒企,只有品质过硬,才能行稳致远。”
在经济增长、消费升级、行业内部调整、新消费群体培育等内外在因素的推动下,酱香酒领域消费结构将由“倒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演变。当前,酱酒二线市场仍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蓝海,如若能够成功跨入这个区间占得一席之地,那便代表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