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 15:4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 杨祎)6月10日至16日是“老年健康宣传周”。6月1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介绍我国无偿献血、老年健康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老龄健康以及宣传周的有关情况。
据王海东介绍,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国家卫生健康委从老年人健康需求出发,着力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患有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病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会上,王海东表示,2017年,卫健委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在五个市区开展这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卫健委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试点扩大到上海全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市区,试点范围大大增加了。
王海东指出,今年5月份,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这里面明确试点地区要开展试点调查、建设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等八项试点任务。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提到我国关于老年健康工作最主要的难点及问题,王海东指出以下几方面。
第一,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我们国家老龄化快速发展,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2.5亿,占总人口的18%,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但是我们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人员严重不足,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第二,我们对高龄的或者失能的老年人上门健康服务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基层缺乏人员,另一方面也缺乏一些标准和规范。
第三,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严重不足,我们国家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这里面有1200万是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
王海东最后称,下一步将主要进行四方面工作。第一,出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这里面包括对老年人医疗服务机构的加强,对失能老人的照护、对上门服务的加强等等,都包括了。第二,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第三,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我们今年要开展失能老人的评估和健康服务的试点工作,在部分省市。第四,推进安宁疗护的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