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1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在社会上各种名目的评酒会,通常会采用盲品(Blind Tasting)的方式进行品评。而早在1941年天津《庸报》刊登的张裕酒广告中,已经初步涉及到了盲品概念。这则广告的主题为“事实胜于雄辩”,画面中那位西装革履的先生被用一块布蒙住双眼去品酒,他的面前有6瓶不同的酒,广告语以坐在沙发上那位身穿长袍马褂的先生的话说:“哈哈,你的成见太深,因为外国货价钱贵,就以为外国货好,但是这次尝试而认为最好的,却是五十余年历史悠久的国产张裕出品,外国人尚且赞美不止的呀!”
盲品是在屏蔽酒标信息条件下的一种品尝方式。酒标通常包含着酒名、产地、等级、品种、年份等信息,如果品尝者已知酒标内容,有时可能会受到成见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外国酒好于国产酒、波尔多好于纳帕谷、一级酒庄好于二级酒庄、1982年好于1983年、500元的酒好于300元的酒……所以,带有比赛性质的评酒会,通常会用专门的盲品袋套上酒瓶屏蔽酒标,同时也屏蔽了瓶形、封瓶方式和箔帽颜色等可以作为判断线索的外在特征,每款样酒的信息只有盲品袋上的数字编号,品尝者只能通过每杯酒的外观(颜色和状态)、香气和口感去评判酒质,以便保证客观公正。为了防止有的品酒高手会通过酒的颜色和状态去判断酒质及酒龄、品种、产地等项目,必要时还可以换上深黑色的盲品杯,屏蔽酒的颜色和状态,让品尝者仅凭嗅觉和味觉去判断。用布蒙住双眼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通常是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或是作为对盲品概念的漫画式解读。
由于盲品让品尝者被动地摒弃了成见,所以有时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评判结果,比如著名的1976年“巴黎的判决”品酒会,红葡萄酒冠军和白葡萄酒冠军全部出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加州纳帕谷,而不是大名鼎鼎的法国波尔多红葡萄酒和勃艮第白葡萄酒。据报道,在今年3月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酒展(ProWein)期间举办的一场“全球畅销葡萄酒品牌盲品赛”上,来自中国的张裕解百纳干红以优异的成绩入选TOP 5之列,总分超越参赛的法国波尔多和美国加州纳帕谷的畅销红葡萄酒。
《庸报》刊登的这则张裕酒广告,出现的酒款包括四十年金奖白兰地、三十年金星白兰地、解百纳清红葡萄酒、樱甜红甜红葡萄酒、大宛香清白葡萄酒、佐谈经甜白葡萄酒。所谓“清红”和“清白”,显然是把“Dry”译作“清”,与“甜红”和“甜白”相对应,但当时张裕公司的正式分类名称是“干红”和“干白”。《庸报》这则广告把“干红”称为“清红”、“干白”称为“清白”,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日语翻译习惯的影响,因为《庸报》当时由日本同盟通讯社把持,被作为“北支派遣军机关报”。
《庸报》刊登的这则广告表明,张裕公司当时的京津总代理为“立昌盛公司”,地址在“天津英中街新泰兴大楼七号”。这则广告强调“葡萄园地三千亩,保证纯葡萄汁酿制”,并且列出了每款酒的保健功效,比如解百纳可以“补血益气”。(陈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