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酒业财经。
产区行
酒业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酒业财经 > 访谈 > 正文

董小军:从诗酒文化到品牌建设

2019-09-03 14:19        来源:糖酒快讯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名为“终南”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咏唱:“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此,锦衣狐裘。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此,黻衣绣裳。”秦地的先民们借此表达他们作为东道主对宾朋莅临的欣喜。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面临着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质的飞跃,讲好中国故事、打造民族品牌文化是每一个民族企业、每一个民族品牌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的品牌文化峰会的主题是“华山论剑·诗酒中国”,之所以要围绕“诗酒中国”开展“华山论剑”,正是根植于对“诗与酒”文化意义的不懈追问,对于品牌愿景的不断推进。

  首先,诗与酒同根同源,在本质上都指向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诗是可以阅读的酒,酒是可以品味的诗。酒,散发着诗的情感;诗,抒写着酒的内涵。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里,如果没有“风雅颂”,没有汉乐府、没有唐诗宋词,中国人关于历史的回忆将会多么苍白;我们也难以想象,没有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没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没有戴望舒的“雨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波澜将多么意兴阑珊;贺敬之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勾起了多少人对延安精神的回味和歌咏,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也曾振奋了多少人的力量和激情……同样,如果透过酒的现象抵达她的本质,我们发现不管是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还是寻常百姓的“推杯换盏”,表面看是喝酒,背后却一定有喜怒哀乐的精神场景与其紧密相连,所以说,在文化的本质上,诗与酒密不可分,诗与酒相辅相成。

  其次,在弘扬诗酒文化、践行文化自信方面,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我们负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陕西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西凤酒被誉为“国酒之母、酒之源头”,它见证了几乎整个华夏文明史。其独特的酿造手法、贮存工艺、香型口感等与中国诗词独有的格律平仄、赋比兴等艺术特点,都是中华文明最有魅力的文化符号。陕西也是中国诗歌的发源地,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从《汉乐府》到唐诗,周秦汉唐的文化中心都在今天陕西的土地上。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时刻。

  (根据董小军在“华山论剑·诗酒中国”论坛上的致辞整理)

  担当行业道义,洞察市场先机。

分享到:

上一篇:以卖“荔枝白兰地酒”为名非法集资,湖南为多公司7人获刑
下一篇:三十位正和岛企业家走进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