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酒业财经。
产区行
酒业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酒业财经 > 要闻 > 正文

疫情影响欧洲 或有更多酒商转战澳洲酒

2020-03-11 09:53        来源:新京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蔓延,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走势也引起业内关注。日前,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主产区的主流葡萄酒展会相继宣布延期举行,德国葡萄酒协会董事总经理更是预计今年对华出口业务量将在前几个月内显著下降。

  就国内渠道而言,由于终端消费尚未“解套”,部分酒行已近两个月销售停滞,一些进口葡萄酒分销商资金回收困难,团购渠道销量也未达预期。在此情况下,部分酒商转向网红带货、电商渠道及社区营销等模式,但效果并不明显。

  业内预计,疫情将导致部分进口葡萄酒品牌降价抛售,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向品牌化、精品化方向提升,未来或有更多法国进口酒商转移到澳酒市场。

  中国市场销量“暂停”

  “我现在做澳洲的天鹅庄,主要走团购渠道。今年受疫情影响,葡萄酒消费在分流,大家手里都没有预算,团购订单也没有取得预期增长。”河北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自除夕开始,他的酒几乎没有“正经卖过”。如果这种情况维持3个月,房租、库存、人工等成本压力会令许多酒商现金流吃紧。

  “年前货都出去了,倒是没多少库存,但是客户和我差不多,酒款还没回来,一时间进不进货就很尴尬了。” 山东淄博一位进口葡萄酒分销商表示,通常情况下,分销商进货需要一定起订量,且上游进口商是根据订货量的多少给予费用奖励,“下一个节日都要等到下半年了,今年市场感觉很不好。”

  据卡思黛乐进口商、柳州市金樽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志丹了解,很多酒行已两个月没什么生意可做,根本原因在于疫情后没有开瓶消费,终端酒商不急着进货。“红酒消费更多的场景是在酒店,商务消费、公务消费占比很大。节前该吃饭的吃了,该送礼的送了,节后大部分公司在家办公,没有应酬需要。消费者会自饮一部分,但量不大,也不会喝太贵的。”

  事实上,中国葡萄酒消费“暂停”,已令许多进口品牌方意识到疫情影响的严重性。2月10日,欧洲第一大葡萄酒生产商卡思黛乐董事总经理阿兰·卡思黛乐致信中国合作伙伴称,“我们明白你们的困难,明白这个危机时刻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同时,我们会和你们站在一起,重新推动卡思黛乐、宾德杰思、帕缇亚以及丽思黛乐的中国市场业务。”

  不久前,德国葡萄酒协会董事总经理 Monika Reule也公开表示,中国是德国的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市场。2019年,德国葡萄酒对中国的平均出口单价上涨了0.35欧元,达到5.17欧元/升;出口额增长2%,达到1700万欧元。由于近期新冠病毒流行,协会预计与中国有关的出口业务将在2020年前几个月显著降低。

  降价抛售可能性增大

  随着疫情在欧洲蔓延,业内预计进口葡萄酒受影响程度将继续加大。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杨征建了解,疫情暴发初期,国际物流到港曾一度停摆,欧洲疫情的蔓延给当地酒企到中国推广带来了麻烦,2020成都春季糖酒会的延迟也打乱了很多品牌的营销步调。

  目前,欧洲主产区主流葡萄酒贸易活动均已受到疫情波及。按照惯例,法国波尔多期酒周于每年4月第一周举办,但受疫情影响,今年活动最晚可能延期至秋季。3月3日,意大利Veronafiere展会公司也宣布,将原本计划在4月下旬举办的三个会议延期到6月中旬。同时,原定于3月15日-17日举办的德国ProWein展也宣布延期。

  韦志丹认为,抛售和降价的可能是存在的,过去人们赌进口葡萄酒热潮,很多小进口商做投机生意,但近几年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也逐渐变得透明,进口葡萄酒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暴利,已进入微利时代。经过疫情,很多小进口商可能就彻底抛货不做了。

  宝悦世家中国首席代表李亚军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2018年开始,葡萄酒市场已不像前几年那样快速增长,进口量下滑,今年又出现疫情,势必会对经济造成冲击。一些资金紧张、目标任务高的经销商很有可能降价抛货。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瓶装进口葡萄酒数量从2014年的38.4万千升增长到2018年的68.7万千升,年均增长15.8%。但自2018年起进口量已有少许回落,这与2017年进口量过大及2019年实施澳大利亚葡萄酒零关税有关。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葡萄酒进口量继续下降,全年进口量为61.25万千升,同比下降10.9%,进口金额也下降了14.8%。

  澳酒或更受酒商青睐

  除降价抛货外,韦志丹认为,疫情会促使我国鱼龙混杂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发生调整,一些法国葡萄酒进口商很可能将阵地转移到澳洲。

  自2018年起,澳大利亚在进口金额上已超过法国成为我国进口葡萄酒第一大来源国。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14.76万千升,同比下降10.69%;进口金额为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35.54%,居各进口国之首。

  杨征建认为,澳洲葡萄酒在进口量下降的前提下,金额却增长了10.6%,说明澳洲酒在往精品化发展,其推动力是头部品牌的提价和以五星级酒庄为代表的精品酒普遍涨价。一位接近澳洲富邑集团的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澳洲葡萄酒市场在往中高端方向走,低端产品数据有所下降。

  与澳洲葡萄酒相比,我国对法国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金额齐跌,2019年分别下降19.18%、35.09%,市场占比为28.49%。杨征建及其团队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占比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多年持续涨价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品牌化力量不足,头部品牌的数量过少,2019年很多法国葡萄酒企业采取了降价措施。

  一位进口葡萄酒商进一步向记者解释称,“以前,法国波尔多是进口葡萄酒的代名词,无论知名度和品质都是最好的,但自‘卡斯特’(后更名为卡思黛乐)商标抢注风波后,很多企业调整了策略,法国葡萄酒受影响较大,也给了澳洲葡萄酒品牌机会。”

  该酒商还认为,分级制度早些年成就了法国葡萄酒,后期却被很多进口酒商钻了空子,“他们专门到法国收购知名度小的品牌,将同级别的葡萄酒做到较低的价格再卖回国内。比如同样是AOC级的酒,卡思黛乐卖到两三百元一瓶,但小品牌只要四五十块钱,这样一来就把价格体系搞乱了,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分级的权威性也产生了质疑。”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从2月24日开始,金樽商贸正式复工,尽管目前无法顺利开展业务,但韦志丹已经在为疫情过后的市场复苏做准备。“我们现在主要进行团队内训,培训内容包括市场情况分析、经营战略调整、内部制度完善、业务流程规范、进口葡萄酒知识培训等。”

  在韦志丹看来,疫情过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品牌意识都会增强,进口葡萄酒也将像国产葡萄酒那样回归到品牌上来,一些知名度低、品质不佳、没有渠道优势的品牌很可能会死掉。“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将两极分化,一面是小而美的品牌利用圈层资源在特定渠道销售,另一面是奔富、卡思黛乐等大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将越来越高。”

  杨征建也表示,大品牌抗疫情冲击能力强,整个行业将进入洗牌期,一些中间渠道多、没有掌握核心客户的中小酒商将受到较大影响。“基准面上,消费者选择红酒会往品牌化发展,入门级的消费者将朝着精品化发展。”

  为缓解疫情冲击,进口葡萄酒商也在积极自救,但在韦志丹看来,很多网红带货、社群营销都是中小酒商和厂家基层人员在操作,对政务、商务等葡萄酒消费主力军影响不大,“广告意义大于带货意义”。

  杨征建也认为,疫情期间各葡萄酒企业的线上营销动作、帮扶政策等只能对销售稍有缓解,但大形势不减。“以批发价计算,葡萄酒线上营收占比仅为1/10左右,线下渠道仍是主流。2月份,一位进口商在电商平台做了很大动作,但收益只够勉强发2月份的工资的。”

  韦志丹建议,现在进口葡萄酒品牌方和进口商都应静下心来思考疫情过后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内部管理、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才是根本。

分享到:

上一篇:法院拍卖300瓶葡萄,每瓶1元起拍
下一篇:永辉超市疫情期间第11次遭通报 重庆韭菜抽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