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08:54 来源:中国食品网
贵州高原物华天宝,山川钟灵毓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绵柔醇厚、优雅细腻的酱香型白酒。赤水河畔、茅台镇里,酿酒车间工人正热火朝天的投入生产。如同无数个酿酒工人一样,龙则河从酒厂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人做起,怀揣着与酒的不解之情,朴实无华中最终成名,酿造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龙则河,贵州天柱县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国家一级评酒师、全国酱香白酒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化工学院客座教授,在白酒生产技术研究领域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少小识酒缘深厚 余生初心为酿酒
幼年时,龙则河的父亲为生计常常奔波在外,而母亲就在家中照料着一家老小。当父亲在外忙碌的时候,龙则河母亲会哼着侗歌,一边制酒曲,煮粮,泡粮,酿造出最好的米酒,静静等待着父亲归来。幼年的龙则河在母亲忧郁柔美的侗歌声里、在酒香缭绕庭内的氛围里,耳濡目染之下,也渐渐迷恋上制酒的工艺,酿酒成为心中最美的梦。
1987年,龙则河在天柱民族中学读高中。毕业前,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向班主任咨询有没有酿酒方面的学校和专业。班主任杨启权哈哈大笑,说:“你怎么想报这个专业呢,你成绩那么好,应该有更大的理想才是啊!”龙则河回答说:“我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酿酒。”
考分下来,龙则河上了重点大学的分数,但他放弃了,毅然选择了贵州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如今的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1991年从贵州大学发酵工程毕业后,龙则河被分配到黔东南工业局去工作,这无疑是一份令其他人梦寐以求前途光明的好工作。但是热爱酿酒的龙则河拒绝了这份唾手可得的机会,他想要去追寻自己的毕生梦想,最后前往茅台集团习酒公司成为了车间的一名酿酒工人。
在当时来看,抛弃大好前程,去学习酿酒,有点离经叛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份热爱、一份执着、一份理想,促使龙则河快速成长,最终成为酿酒名师。回首往昔,龙则河感慨:“我做酒的初心,就像我母亲那样,是为我父亲酿造高质量的美酒。”
1991年7月,龙则河成为贵州习酒公司3000多人里的第一位专业大学生,他主动要求从车间工人做起。一年后龙则河升任车间主任,第二年被选送至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深造酿酒,师从酒界泰斗、教授级高工庄名扬。
1994年,25岁的龙则河成为当时习酒最年轻的科研所所长、技术科科长。他负责的两个实验车间,年产浓香型、酱香型白酒超700吨,在庄名扬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其间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研究水平达到一流。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龙则河对酱香白酒的坚持与热爱。他经常和朋友说:“一辈子做成这么一件事,一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没什么比这更有价值和意义了。”
品酒道人生 传酱香精品
龙则河有一座右铭:“酿一品酒,做一品人。让百姓花更少的钱,喝更好的酒。”秉持酒道即人生之道,龙则河一直践行着酿好酒的准则,他认为酿酒不仅要注重安全品质,更要对得起良心,尤其对那些弄虚作假用酒精勾兑劣质酒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亲手酿制的酱香酒,酒体丰满隽厚,细腻柔滑,深受大众青睐。
酿一品酒,远远不只纯粹的工艺,酒德、酒礼、酒文化等都融合在小小一杯酒中。关于酿酒,龙则河认为,“酿酒讲究阴阳谐和,小麦属阴,冬天成熟;高粱属阳,夏天成熟。两者1:1的量交汇发酵,才能产出酒。四季12个月为一个酿酒周期,12年是一个小周期,60年为一个甲子……阴阳协调,正是雅派酱香的品质高贵之本”。酒有酒道,酸甜苦辣涩,阴阳一体,水火相容,是酒,也是人生。
龙则河始终坚守传统古法酿酒,对酒质严苛要求,“坚持按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七次取酒,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细探中国白酒酿造技艺,龙则河讲,“我对酱酒的认知不到1%,所以我很迷惑,但我不懈的追问,不断的跨界学习,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希望超过1%”。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工序,使每道工序更完美,全心贯注于酱酒酿造工艺,是龙则河毕生之追求。
与龙则河的交流对话,总是使人有种痛快淋漓之感,不遮挡不掩饰,心直口快。对行业对社会的一些现象一些“病症”,他总是直言“较真”,不怕得罪人。因其心无城府,说出的话,也让一些人如芒在背很不舒服。他对于酿酒品评以及技艺探讨,不怕与“高手”面对面过招。
手持一杯酒,匠心一辈子。酿酒大师龙则河始终在白酒酿造路上埋头前行探索,多彩而纷乱的世界里也很少见到他“露面”,江湖也少有他的“传说”,更多的时间他留给了伴随他成长,赋予他灵感的,他所热爱的酿酒车间一线,酒糟旁。。。
世间多美酒,是因为有更多像龙则河这样的大师存在。